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副主任、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 林晓峰
让更多人爱上水仙花
漳州水仙花承载着漳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情怀,是漳州的闪亮名片。一段时间来,漳州人民在积极推动原产地保护,推广漳州水仙花文化品牌、拓展漳州水仙花市场、推进漳州水仙花产业开发运营等方面取得成效。
此次高峰论坛收到许多研究成果,研究课题涉及面也较为广泛,既有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性实施意见解读,又有反映实际生产销售问题的调研报告;既有专门针对弘扬水仙花文化方面的课题,又有关于水仙花栽植、雕刻、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的研究。
期盼社会各界能够结合本职工作,共同推动漳州水仙花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共同打造漳州水仙花更加响亮的文化品牌,让每一个想来漳州或者已来到漳州的朋友了解水仙花、爱上水仙花,让水仙花文化品牌进一步走出漳州、走出福建、走向海内外。
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黄为平
致力保护传承 提升文化价值
水仙花的“涅槃重生”,已迫在眉睫,要跳出水仙花看水仙花,以生产为基,以文化为魂。
首先,可以在“田园都市,生态之城”融入水仙花特色旅游,推进水仙花+旅游观光+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等多元业态发展。
其次,可以将水仙花产业和旅游、文创、医药等产业融合。做足水仙花元素,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以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研究水仙花的生产、销售、科研、展示、展销、文创及其衍生品,延长水仙花上下游产业链,做大水仙花产业。
此外,推动水仙花产业项目,还可以打造以水仙花为主题的“水仙花特色小镇”,打造体现“花、艺、趣”特色水仙花产品系列,做好“花”文章,就近吸引厦漳泉及周边微度假人群,最终打造成国内一个集观赏休闲体验一体化的精品旅游目的地。
漳州市水仙花协会会长 张文江
政策频发力 产业在复兴
漳州水仙花产量长期占中国水仙花产量的97%以上,是漳州的闪亮名片。
近年来,漳州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水仙花原产地保护,长期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做强做大水仙花文化品牌。2019年1月,我市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一系列扶持措施。2019年2月,漳州圆山水仙花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负责管理运营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区,开展保护区规划和复垦复种等工作,并综合管理和运作中国驰名商标“漳州水仙花”品牌,规范品牌保护和使用。
为了提升水仙花种植面积,我市在圆山脚下设立了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区6000亩,其中核心保护区3000亩,确保核心区土地作为水仙花的永久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核心保护区一期1477亩土地征收(含原水仙花海),复垦复种工作顺利推进。
为鼓励花农种植的积极性,今年水仙花公司实行土地租金优惠政策,根据不同的地质,将核心保护区的土地以一亩600元及1200元的标准租给花农。同时,还将发放种植补贴给承租的花农,每亩水仙花田补贴1000元,这大大增强了花农的种植信心。今年水仙花销售形势喜人,产业复兴态势进一步彰显。
促进三产融合 擦亮水仙招牌
漳州水仙的品牌建设,可以以水仙产业链为核心,建立以农旅系统、故事展演、导视系统为主的漳州水仙园区系列产品;打造以系列产品、观光农场、农创基地为主的漳州水仙农产系列品牌共同构成的花样漳州水仙产业交流中心。
此外,品牌建设还可以从“农业+旅游”着手,形成以研修研学康养族群、文创思维农旅品牌、手作体验闽南食养、特色农创主题商品、节庆演绎市集活动、康养休闲研学旅游为架构的漳州水仙农旅品牌,实现信息、参观、研学、研修、购物、互动、交流、餐饮等全流程体验,奏响“农产、农创、农旅”三部曲,促进三产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链,从而擦亮漳州水仙的招牌、带动更多的人到漳州旅游。
台南市文化协会秘书长 周芷茹
水仙花是两岸传播闽南文化的“种子”
推动两岸的交流,闽南文化无疑是最好的载体。台湾与厦、漳、泉等地语言相通、血缘相近、民俗相同、信仰相传、情感相依,闽南文化承袭中原的传统文化,也吸收多元的海洋元素,深具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与魅力,是台湾社会文化组构最重要的部分。
水仙花作为闽南文化认同的载体,影响是深远长久的。早在清代以前,台南府城的商人会从福建漳州购买水仙花,作为年节馈赠老顾客的礼物。而后水仙花渐渐深入台湾人民的生活,成为供奉神像、祖先及春节期间氛围营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两岸关于水仙花的交流日益增多,自2006年起,台南市文化协会与漳州市水仙花协会合作,每年春节在台南举办水仙花展并现场教授雕刻技艺,台湾也曾多次组团到漳州交流学习水仙花的雕刻技艺。数百年来漳州的水仙花都是从厦门运送到台湾,成为传播闽南文化的“种子”,现在又有一批人从台湾回到原乡这里以水仙花与厦门、泉州来进行交流,这真是非常有趣的历史缘分。